1.主要观点 (1)数学是一门抽象、单调的学科,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,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只能靠趣味数学或启发式教学,而趣味性的内容是很少的,启发式教学的作用也是有限的,所以这么多年,一直没有多大突破。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,为激发学生积极性、主动学习的愿望提供了支撑和保障。 (2)单调的数学教学往往使学生疲劳,不能集中注意力,降低学习的情趣。传统教学中,教师曾努力克服单一的讲授,增加双边活动。无非是用启发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,效果并不明显,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截然不同,不仅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来,而且还能引发学生的好奇感和求知欲。有求知的欲望,就能主动探索知识,在有限的时间里研究更多得问题。 (3)有些数学问题的变化,靠语言叙述很难说清,学生也很难理解,借助于信息技术能省去很多解释,使我们的教学方案变得方便可行。 (4)充分利用目前丰富的网络资源,引导学生去接触除课堂以外的数学知识,如数学家的故事,数学史的了解,某些数学问题的产生与发展,关注生活中的有关数学问题等,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更全面,对学习数学的价值更明确,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应用能力。 2.创新之处 (1)以学生为主体,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特点,在学生延续性学习上多设激励点。 (2)对激励点的研究不囿于师生教学行为,而是兼顾实物环境、心里规律等其他因素。 (3)在激励教师进行超越性课堂教学上,根据现状,初步进行学科嫁接(学科合作),如数学+信息技术=用信息技术武装数学课堂教学,实现双赢。 (4)在调查手段上,尝试通过角色模拟,研究学生的行为趋向。 |